• 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渭南政法网首页 平安韩城网临渭政法网华州政法网华阴政法网潼关政法网富平政法网蒲城政法网白水政法网澄城政法网大荔政法网合阳政法网

首页富平新闻 >正文

产业扶贫的富平实践

时间:2020-06-08 11:21 作者: 记者 刘雪妮 来源:渭南日报

这几天,富平县庄里试验区黄窑村正在进行集体经济分红,贫困群众曹茹参加村上公益劳动35天,再加上非托管户每人100元的村集体经济分红,她拿到了3200元。她还享受各项产业奖补政策,在家里养了8只奶山羊,栽植了8亩柿子6亩花椒,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

“政府帮忙盖了羊棚、送了吸奶器,我专心把羊养好就行。这几年柿子行情好得很,开始挂果的柿子园也有效益了,今后再给俩娃把媳妇一娶,这日子就更美气了。”曹茹语气中是满满的幸福感。

这,只是富平县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富平县从特色优势产业着力,以产业奖补政策打底、龙头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并以科技打造产业扶贫升级版,多点发力,带领贫困群众蹚出了一条持续增收的产业致富之路。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把贫困群众嵌在产业链上

提起富平的特色优势产业,柿子、奶山羊无疑是优中之优、特中之特。全县柿子35万亩,奶山羊存栏65万只,特色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近几年,富平县一班人带领全县老百姓“干柿业、发羊财”。

如何让全县贫困群众同步走上小康路?把他们嵌在特色产业链上是不二之选。在脱贫攻坚之初,富平县就提出实现贫困群众中长短产业全覆盖这一目标。围绕柿子、奶山羊等优势产业,因地因户精准施策,按照贫困户产业发展能力和意愿,合理配置产业,持续落实各项产业奖补政策,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庄里试验区是富平的柿子主产区之一,三合村村民杨栓柱就靠柿子产业脱了贫。杨栓柱和妻子都身有残疾,70多岁的老父亲常年有病,因家中劳动力少缺乏收入来源,一家人度日艰难。

脱贫攻坚战中,富平县从人居环境改善和小产业帮扶两个全覆盖抓起,用产业奖补政策引导其栽植了3亩柿子,帮他建起了100多平方米的柿饼加工棚,还选聘他当了生态护林员,住了8年的毛坯房也在村上帮助下粉刷一新。

原来愁眉不展的杨栓柱现在总是乐呵呵的,除了精心管理柿子树、做好护林员工作外,他还收购废品增加收入,顺利甩掉了穷帽子。今年后半年,晾晒棚就能用来加工柿饼了,根据近三年加工一斤柿子挣一元的行情,收入一两万元不成问题。

刘集镇是富平县的奶山羊产业大镇。在该镇十字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拴着毛色白亮的奶山羊。65岁的张秀英和有智力残疾的小儿子一起生活,前些年日子过得辛苦。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受益于县上产业奖补政策,张秀英原来一两只的奶山羊养殖已发展到如今的15只,其中产奶的有11只。“每只羊一天平均产奶3公斤,按目前每公斤5.5元算,这几只羊包我家花销不成问题。成年奶山羊每年最少生两个羊娃,卖掉也是一笔收入。”说起家里的奶山羊,张秀英脸上满是喜气。

据富平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该县已累计投入923.68余万元奖补资金,带动5027户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其中种植柿子4820亩、花椒8531亩、中药材698亩,养殖奶山羊13053只,基本实现了贫困户中长期产业全覆盖的目标。富平县还成立了县地理标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深入乡镇挖掘潜在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对象,从原产地保护、加工工艺监管、标准化操作等多个角度服务相关产品和企业,使全县特色产业规模效益不断提升,贫困群众产业收入持续增加。

集体经济“反哺”贫困户 让脱贫增收更有“深度”

要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让贫困群众尽快过上好日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必由之路。因此,富平县先后制定出台“集体经济组织规范管理意见、项目管理办法、收益分配方案”等指导性文件,采取“党支部+、企业带动、飞地模式”等形式,用足用活各项扶持政策,带动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就地务工、托管等形式参与村级产业发展。

张桥镇的设施瓜菜远近闻名。2017年,该镇以村集体经济发展为载体,依托苏陕扶贫协作项目,投资585万元在原李村建成48个高标准日光温室。建成后将园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通过招标引进有带动能力的农业公司经营,财政为全镇223户低保档户,每人补贴1000元股金入股产业园,园区按照集体经济收益的60%为他们分红,已连续两年为每名贫困群众分红222元。2018年,该镇又在张桥村建设了30个日光温室,同样通过招标将园区租给农业公司经营,所获得的集体经济收益的60%用于开发公益性岗位,每年可为12名从事公益专岗的贫困群众增收6000元~9000元。

庄里试验区黄窑村的集体经济也给贫困群众和村上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村的养殖场现有高标准猪舍5个,生猪存栏500多头,17户贫困群众在县上帮扶下发展奶山羊产业外,其余28户贫困群众全部通过托管方式,享受养殖场分红。”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兴运告诉记者,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村上今年执行的方案是拿出部分村集体经济收益,结合贫困群众平时参加劳动的天数及养殖托管等进行分红。

景明才的儿子高位截瘫,生活的压力让他总是唉声叹气。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他被选聘到村上担任保洁员,还享受养殖场托管分红。2019年景明才参加集体劳动52天,加上养殖托管分红,他拿到了5000多元。“县上鼓励发展产业,我种了7亩柿子和花椒,效益还不错。去年加工的柿饼,娃在网上帮我卖了一万多元。不是钱多少的问题,高兴的是娃有了养活自己的能力。”景明才说得很动情。

截至目前,富平县208个村有了集体经济,其中8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全覆盖,集体经济收益达到5万元至10万元的村60个,10万元以上的村10个,2019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收益817.6万元。

新型经营主体带动 让贫困群众的未来可期可盼

产业脱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关键举措。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富平县围绕特色产业精准发力,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它们的带动作用,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陕西圣唐乳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羊乳龙头企业。按照富平县培育探索出的“党建+龙头企业+养殖基地+贫困户”扶贫模式,圣唐乳业在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做大做强做亮特色品牌的同时,积极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据企业负责人介绍,圣唐乳业与富平县的1200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向贫困户承诺以最低保护价收购羊乳,保证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与此同时,企业努力把控好产品质量,利用好富平地理标志农副特产品的优势特点,将产品推到全国各地,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到富平羊奶的优点,进而帮助更多贫困户发羊财。

美原镇联友村的黄富春因病、因学致贫,在家中发展养殖业,企业出资帮他修建羊舍、进行技术指导,还帮扶托管两只奶山羊,他每年可获得1000元的分红。

“以前我有四五只羊,一年毛收入1000多。现在有20只羊,光挤奶的就有10多只,一年毛收入在2万元至3万元,后期肯定还想多发展一些。”黄富春边忙着侍弄他的羊宝贝边对记者说。

近年来,富平县始终把龙头企业带动作为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制定了扶持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助推精准脱贫办法,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功引进了永辉柿饼加工、圣唐乳业等企业,全力支持金牛乳业、红星乳业扩能提质,推动特色优势产业的生产加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龙头企业两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龙头企业13家,省级示范合作社29家,45家柿子加工企业通过SC认证。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集体经济+贫困户”等多种模式,把贫困群众嵌在产业链上,2208户4828名贫困群众从中获得更多收益。

技术帮扶发力 让贫困群众既“富脑袋”又“富口袋”

5月中旬,关中平原的中午已热浪滚滚。14日下午两点,在留古镇汝林村村部,一场关于奶山羊养殖的专业培训正在进行,培训对象皆是该村养殖奶山羊的贫困群众。据组织实施该场培训的富平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当天的第三场产业扶贫培训,贫困群众积极参与,课堂提问踊跃,气氛很好。

产业富民,科技先行。近年来,富平县始终把发挥科技人才在产业扶贫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放在重要位置,让技术人员和“土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帮群众解决品种安排、技术服务、质量控制等难题,引导他们优产品、闯市场。用富平县农广校负责人的话说,就是“让贫困群众真正掌握发展产业的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让科技变成脱贫攻坚路上的强大推动力”。

曹村镇大王村地处深山,自然条件恶劣,却是花椒产业的适生区。和村上绝大多数群众一样,贫困群众赵将军也依靠花椒养活一家老小。

“前些年凭经验务花椒,下了很大苦,但效益一般。”后来,县上相关部门到大王村开展花椒产业作务技术培训。赵将军按照技术人员讲的精心作务,去年900斤花椒卖了3万多元。他说,农业上碰到的问题,随时可以拨打“技术服务110”,对方会针对性地选派专家帮忙解决,方便得很。“现在只要有培训我就去,咱能下苦,再学会新技术,以后日子错不了。”赵将军笑着说。

富平县农业部门提供的业务资料显示,该县这几年不断健全产业扶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体系,抽调120多名专家、技术人员组建了县级专家技术服务团队,安排82名农业技术干部对全县所有贫困村进行技术包联,仅2019年完成技术服务培训300多场次,培训群众两万余人次。这几天正在进行的产业扶贫技术培训全覆盖工作涉及16个镇办268个村,培训产业贫困户5027人。

如今放眼频阳大地,樱桃红满枝头,西甜瓜肉多汁甜,花椒、苹果在树枝上摇曳,刚刚长成的小柿子从浓密的枝叶间探出头来;养殖小区和群众家里,毛色洁白油光的奶山羊悠闲地嚼着草料……一方水土富养一方人的产业动人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脱贫攻坚战进入收官冲刺倒计时,富平县各级扶贫干部全部下沉一线,走村入户全面开展排查。产业,无疑是排查中绕不过的一个环节。大家心里很清楚,脱贫摘帽不难,但稳定脱贫、增收致富不易,要让贫困群众有稳定致富的能力,中长短产业全覆盖不能有盲点和漏洞。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把问题找出来,把产业短板补齐,将脱贫攻坚任务不打折扣地完成好。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们还将持续发力,围绕‘农村强、农村美、农民富’,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人也不能掉队。”富平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语气铿锵。

编辑:马华莉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