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9 16:21 来源:富平法院
“孩子,妈妈终于见到你了!”。孩子母亲时隔五年之后第一次见到孩子,辛酸与兴奋的一幕,让在场的执行干警内心感慨万千……
两案并行,症结不在于“钱”,而在于“心结”。2020年,郭某与武某经法院调解离婚:孩子由父亲武某抚养,母亲郭某按月支付抚养费并享有探视权。双方因家庭生活矛盾形同陌路,郭某既未如期支付抚养费,也长期未能见到孩子。今年7月,两起案件相继进入执行程序。执行干警梳理卷宗后发现双方“对抗”的根源并非经济困难,而是累积的生活矛盾和家庭矛盾。冻结账户易,弥合亲情难。夫妻关系的终结不能成为爱的“隔离带”,探视权的行使是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茁壮成长的关键。执行干警当即决定启动“法院+村委会”联调机制,把调解室搬到群众家门口。
三小时“面对面”,搭建起爱的直通车。8月13日一早,执行干警、村委会干部齐聚曹村镇红河村村委会开展调解工作。调解分三步走:第一步“背对背”释法,执行法官向武某阐明拒不配合探视的法律后果,村干部向郭某细算拖欠抚养费的利息与征信风险;第二步“面对面”谈心,以孩子成长需要父母双方陪伴为切入点,引导双方把目光从“对错”转向“关爱”;第三步“肩并肩”承诺,在众人见证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武某同意郭某每月探视孩子,暑假可共同生活多天,郭某一次性付清了拖欠的12000元抚养费,承诺今后会按月主动履行。
抚养费的及时给付与探视权的保障行使,既是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刚性保护,也是父母对子女爱的呵护。针对抚养费及探视权的执行案件,富平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始终坚持把“法”的权威、“理”的公允、“情”的温度熔于一炉:以法为绳,明确告知义务人“该给的一分不能少、该见的一次不能缺”;以理为桥,把“对错账”换算成“亲情账”,让双方看见孩子因父母缺位而承受的成长代价;以情为线,在“法院+村委会”的联调现场,把探视交接、抚养费履行的每一个细节都变成一次温情的亲子互动,让“支付”不再冰冷、“探视”不再尴尬。刚柔并济的执行,既兑现了判决书上的数字,更兑现了孩子眼里对完整父爱与母爱的期盼,让“依法带娃”真正落地有声、有爱、有未来。
编辑:陈冰娟
上一篇: 富平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抚养费纠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