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渭南政法网首页 平安韩城网临渭政法网华州政法网华阴政法网潼关政法网富平政法网蒲城政法网白水政法网澄城政法网大荔政法网合阳政法网

首页富平新闻 >正文

富平县张桥镇全链条提升甜瓜产业竞争力 甜瓜阵阵飘香 产业节节兴旺

时间:2024-06-17 10:34 作者: 记者 王能力 通讯员 马明阳 来源:渭南日报

苏雪绿、金红脆、芝麻蜜……富平县城东南,蒲富阎渭交界,一排排大棚点缀其间,一个个圆润饱满的甜瓜挂满藤蔓,阵阵浓郁的甜香扑鼻而来。

正忙着采摘甜瓜的“新农人”崔小凯干起活来浑身是劲,脸上满是喜悦:“种植有技术,品质有保障,销售有门路,我们种瓜不用愁。”

张桥镇素有“鸡鸣一声闻四县”之称。得益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这里种出的甜瓜肉厚多汁、香甜可口,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张桥镇大力发展甜瓜产业,推动良种、育苗、种植、销售等全产业链条升级。目前,张桥镇共种植甜瓜20余种,“张桥甜瓜”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业区域入选全国优质甜瓜生产基地、全国“一村一品”示范区、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名单。

小甜瓜如何长成了大产业?6月初,记者走进张桥镇一探究竟。

种法之变

从传统种植到精耕细作,为产业注入新“蜜”方

一亩地能产多少甜瓜?崔小凯家两代人,各有各的数。

崔小凯的父亲崔随刚说:“以前,种得好,每亩产量能上6000斤。”

崔小凯说:“近几年,亩均产量1万多斤。”

地还是那片地,产量却大幅提升,奥秘何在?崔小凯说:“父辈们都是务瓜的好把式,如今产量高,关键在于种法好。”

对儿子的话,崔随刚感触颇深:“过去种瓜,瓜随地走,窝窝交叉,光照不足,病害较多,瓜的口感差、产量低。有的过早腐烂,有的品相难看,还有的得了枯萎病,好端端个秧苗,眼看着发黄老化……”

“现在张桥镇早就推广普及吊蔓甜瓜和嫁接技术了,您说的那些问题都是老黄历。”崔小凯打趣地接过父亲的话。

啥是吊蔓甜瓜?

走进崔小凯家的甜瓜大棚,一株株青翠欲滴的植株,紧紧地依附着专属的架子向上生长“我们将原本在地上攀爬的甜瓜藤吊起来,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结瓜密度,还改善了通风、透气、光照性能,有效减少了病虫害,瓜的形状、甜度、品质也得到极大提升。”崔小凯说。

嫁接技术又是啥?

甜瓜嫁接技术是将一个植株的芽或枝条嫁接到另一个植株的茎或根上,使两个植株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植株,有着提高甜瓜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增加单产、改善品质等作用。

崔小凯说,甜瓜高产首先要选好种子,并会运用新技术,然后根据气候变化调整田间管理,归根到底就是精耕细作。

曾经,张桥甜瓜以传统种植为主,发展效益不高,品质参差不齐。自2021年起,镇上鼓励集约经营,通过品种培优、技术赋能、项目补助、建棚返租、示范带动等方式,引导种植户扩大种植规模,聘请专家指导种植户科学种植,积极推广使用电炉丝提地温、渗灌等作务技术,一批种植大户和龙头合作社迅速成长。

目前,张桥镇建成数字化甜瓜产业园266亩,配套建设了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全镇设施农业走上了精细化发展的崭新轨道。

销售之变

从蹲点售卖到订单发货,好口碑迎来好“钱”景

1万斤甜瓜,怎么卖?

崔随刚说,当年赶大集,肩挑背驮,一次带100斤货,能不能卖完,还要看运气。卖1万斤?没想过。

“清晨摘,上午卖。”崔随刚说,20多年前,每到收获季节,就在街道沿线搭起临时交易市场,一天就算拉1000斤,也得卖10天。

“那时候,信息不畅,也没有仓储设施,只能边摘边运边卖,价格低,收益差。”说话间,一位外地客商打来电话,说是货车已经进村,问崔随刚要1000盒甜瓜。商量发货次序,对接安排采摘,几通电话下来,1万斤甜瓜轻轻松松卖了出去。崔随刚种植甜瓜20多年,曾经做过贩瓜生意,在龙头农业企业打过工,对甜瓜的销售之变感触格外深刻。“几十年下来,张桥甜瓜积累了好口碑,一些老客户就认咱的瓜,一到收获季节就被订单收购了。”崔随刚说。

近年来,为解决产品卖不上好价钱等问题,张桥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成立瓜菜产业支部,培育产业带头人,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通过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展销推介、电商平台等,构建起线上线下结合、产销精准对接的甜瓜产销机制,把蹲点售卖变为精准推广,让“致富瓜”连通大市场。

如今,张桥镇组组通宽带、村村通5G,水泥路通到村组,产业路连到地头。“互联网+路网”带来甜瓜交易模式的更新,一个电话、一条微信就能直连全国市场。

“我们把甜瓜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张桥镇镇长马晓盼说,将持续深化甜瓜育苗、种植、销售等工作,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甜瓜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思维之变

从薄利多销到品质提升,新引擎推动大发展

甜瓜早发芽、早开花、早结果、早上市,就能抢占市场先机,把握战略主动。打时间差,抢“鲜”上市,是不少村民认可的务瓜经验。

然而,在员玲侠眼里,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80后员玲侠是张桥镇巨贤村人,陕西拙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从一名大学毕业生成为种植甜瓜的“新农人”,员玲侠说:“农业创业艰难,但我选对了行。”

2018年,员玲侠回乡开辟了50亩甜瓜种植试验田,全部种上了芝麻蜜。从头开始学种甜瓜,员玲侠没少栽跟头,也在土地上摸索出一套致富经。她说,照葫芦画瓢种瓜并不难,难的是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保持战略定力,专心做品质。

6年来,员玲侠坚持运用科学、绿色、生态的种植方法,育原生苗,上农家肥,用低毒农药,不使用激素。这样种出的甜瓜,虽然产量比别人家的低,但口感好,售价高,市场上供不应求,亩均收入超过2万多元。

几年前,看到叔伯长辈们种植的甜瓜品种,个头大、销量也大,收获之时,收瓜大卡车排成行,场面风风火火。不过一结算,一斤瓜批发价才几毛钱,一亩地收入才七八千元。“大瓜卖小钱,小瓜卖大钱。”员玲侠不禁感叹。

在自身发展甜瓜产业的同时,员玲侠还吸纳了周边50余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带动同是80后大学生的堂哥黄伟成回到家乡,一同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创业生涯。

返乡创业带动乡亲们增产增收,积极奉献让科研成果更好转化应用,脚踏实地助力产业发展,一大批青年人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在乡村的广阔天地间大显身手。

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更多具备一定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生产组织方式,有农业情怀、有适度规模、有持续发展性、有防风险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让甜瓜好吃又好卖,归根结底靠品质,关键靠人才。我们将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产业振兴的‘红色引擎’,在持续做好品质把控、品牌塑造的基础上,扶持培育一批青年领军人物,示范带动全镇甜瓜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擦亮‘张桥甜瓜’这个金字招牌。”张桥镇党委书记党大卫说。


编辑:王倩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