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渭南政法网首页 平安韩城网临渭政法网华州政法网华阴政法网潼关政法网富平政法网蒲城政法网白水政法网澄城政法网大荔政法网合阳政法网

首页政法摘报 >正文

治理校园欺凌须着力培育健全人格

时间:2016-05-30 08:45 作者: 记者 尹丽 张琼辉 实习生 朱婵婵 来源: 来源:渭南政法网

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经媒体公开的全国部分校园欺凌案例

2015年5月 山西省夏县。一名初中男生在公厕内遭围殴,头被按进粪坑,致使这名学生头部出血,满面污秽。

2015年6月 福建省永泰县。一名初中男生遭围殴致脾脏被切除,此前已被同学欺凌四年。

2015年6月 四川省乐至县。一名初中女生被三名初中女生扒去上衣拍裸照。

2015年9月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中学生因“结拜兄弟”排行问题喝酒期间发生冲突,致一名男生十级伤残。

2015年11月 甘肃省山丹县。三名初中女生轮番掌掴,6分钟打了38记耳光。

2015年11月 重庆市荣昌区。因室友“太邋遢”,五名初中女生集体“教育”对方,致使对方十级伤残。

2016年3月 江苏省盐城市。因早恋问题,4名女学生轮扇粉衣初中女孩,两分钟共打100多记耳光

2016年4月 四川省达州市。初一学生冉某某因同年级学生吴某之前打了他的同学,出于“义气”,冉某某在学生寝室楼下踢打了吴某

2016年4月 湖南省道县。一名初中女生100秒内遭女同学轮流掌掴32次。

2016年4月 山西省绛县。15岁少年张超凡,在网吧被6名同学殴打长达4小时后死亡。

“曾经,我差一点就走向了犯罪的歧途。初中校园生活太黑暗,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5月17日,在电话的另一端,张宇(化名)说完,叹了一口气。

这个一米七八的大男孩儿,曾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之一。上初二的某天,他和班上一名男生发生了口角,结果放学以后,该男生便叫来一伙学生将张宇堵在厕所内,不让他回家。其中一名学生将刀架在张宇的脖子上,逼他认错。

“他们毕竟人多势众,因为害怕继续被人拿刀挟持,我没有敢告诉老师,也没有向家长倾诉。”张宇说。

张宇的经历,只是众多校园欺凌事件中的一个。近年来,校园欺凌不时见诸报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让不少人感到困惑的是:究竟是何种原因,让一些原本安宁的校园充满暴戾之气,让仍是孩子的学生成为称霸校园的欺凌者?

昔日被欺凌者险些走向犯罪歧途

近日,一条海南省琼海市“长坡中学打人”的视频在网上流传。据南海网报道,事件发生于5月20日。此外,该校5月18日也发生了一起学生打人事 件。5月21日上午,琼海市教育局就此视频事件召开紧急会议,提出七项措施专项治理校园暴力。此事件距离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于4月28日向各地印 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尚不足一个月。

4月28日,重庆市彭水县桑拓中学一名学生在厕所内遭到至少三名学生群殴,胸部被利器捅伤致死。同日,辽宁省庄河市第二十二中学课堂上,初二男生吕某遭同班同学姜某割喉身亡。

4月23日,山西省绛县,15岁少年张超凡被多名同学在网吧殴打致死。同日,河北省安新县某中学,一名女生被其他几名女生逼迫脱衣下跪、扇耳光,旁边多人围观起哄,但自始至终没有一人出来劝阻……

类似的事情一再发生,原本安宁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对于曾经遭受校园欺凌的张宇来说,更是如此。他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在欺凌事件发生后,校园再也不是自己向往的地方了。他整日提心吊胆,寝食难安。

“可能是太害怕了,我就偷偷地拿了一把刀,每天放在书包里。心想如果有人再敢打我,我就拿刀捅他。”张宇回忆,“庆幸的是,那群欺负我的学生,之后没有再来打我。”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徐光兴认为,对于被欺凌者来说,如果心理层面得不到及时疏导,可能会陷入两种极端:陷入抑郁中不能自拔,甚至会产生自杀想法;或寻找比自己弱的目标,将情绪转移到弱者身上,被欺凌者变为新一轮的欺凌者。

部分学校亚文化现象应引起重视

近期多起校园欺凌事件,都拍有视频或图片,并上传到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从而快速传播,引发网民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而据媒体报道,施暴者拍摄视频的动机,绝大部分出于炫耀心理。

全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及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杭州师范大学法学教授李安,曾在多所学校展开为期一年的调研,通过近距离观察发现, 许多工读学校的学生之间有着自己的文化圈,这种文化与成人之间的文化有着本质区别,他称之为“亚文化”——“他们中普遍存在这样的观念,谁敢欺负别人谁就 是老大,其他学生就会以他为‘榜样’;谁敢公开跟老师叫板,谁就是‘小英雄’。”此外,不少城乡接合部的中小学也有这种“亚文化”存在,市区重点中小学此 类现象则相对很少。

在“亚文化”怪圈中,关于是与非、好与坏、善与恶的判定,学生们有一套自己的认知标准。“他们并不认为校园欺凌是一种不友好行为,反而会盲目崇 拜。”李安说,这种“亚文化”的存在,是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对事物缺乏分辨能力,因而极易被扭曲的价值观误导,进而产生思想 上、行为上的偏差。

李安认为,来自社会、家庭、同伴之间的影响,是校园欺凌“亚文化”形成的三方面原因。就社会因素而言,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影视作品中的暴力行 为,容易被青少年所模仿。另外,如果父母习惯使用暴力解决问题,容易使孩子潜意识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教导、不擅沟通,就更可能 导致暴力行为发生。此外,由于城乡接合部学校的学生所处环境往往较为复杂,使得他们在社交中更容易染上一些不良习惯。

分数至上导致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多数学校普遍重视语数外等学科的文化课教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延伸到家庭和社会评价体系中,依然是以文化课成绩论成败。

徐光兴认为,应试教育中分数至上理念的存在,让多数学生沦为做作业的机器,导致学生课余活动不足,校园文化缺失。巨大的压力和焦虑下,导致部分学生心理失衡,他们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失败的,进而将挫败感化为愤怒,并发泄到他人身上,通过欺凌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还有老师指出,学校的思想品德课弄不好容易形成空洞说教,与实际联系不多,学生的道德教育仅仅停留在试卷上,法律知识、法治理念的教育也不够。

“当前,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遇到欺凌事件,找老师还是‘以暴制暴’?学生心中没有明确的答案。学校和家庭很少教孩子如何去谈判, 如何去沟通。教会学生处理纠纷的能力才是关键之处,这些都是当前法治社会所期待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而不是只 会考试的机器。”李安说。

关注青春期心理以遏制校园欺凌

徐光兴指出,在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后,一些国家的经验是第一时间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并安排心理咨询师入校帮助学生疏导情绪。而我国在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缺乏对受害学生心理层面的疏导。

“应安排心理咨询师和法律专家入校巡回演讲,对学生心理进行疏导,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与法律意识。”徐光兴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汤平认为,校园欺凌现象是不良的家庭教育(如家长常用暴力方式对待孩子)和不良的社会文化所导致的人格失调在校园中的行为表现。这种现象更容易发生在青春期阶段。

“青春期是个体探寻自我安全边界的阶段,具体表现为个体时不时做出包括校园欺凌在内的一些出格的举动,此时如果行为人受到家庭、学校或者社会正 确的引导及适度的干预、疏导、惩罚,会起到良好的矫治作用,会让个体人格更加健康,从而遏制、大大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汤平说。

结合自己多年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经验,汤平建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学校要重视专业化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的辅导和甄别,一旦发现有暴力倾向或者被暴力倾向的学生,要及早进行干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处理不了的,要及时转介给专业机构;学校对于触犯校纪校规乃至 国家法律法规的学生要依法依规及时处理,防止这类学生的行为错误升级。同时,不断提升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教育水平,防止因为教师的原因而孤立个别学生,比 如,有的老师会经常性地批评甚至取笑学习成绩不好、做作业不认真的学生,从而使其成为校园欺凌的潜在对象。

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12月7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颁布施 行。2015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要求各中小学校建设心理辅导室,至少应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记者通过调查了解 到,在上述规范性文件要求的基础上,各地中小学不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然而,各中小学校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的专业化水平差别 较大,实际情况不容乐观。

“心理健康辅导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践中要避免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模式去操作。”汤平说。同时,她建议,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都需要进行心理辅导。

“被欺凌者往往对求助目标、求助地方以及求助方式不明确。建立预防欺凌热线电话,让受欺凌学生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帮助。”徐光兴建议。

临近采访结束,李安向记者透露,他曾制作了50集普法动画剧,故事情节主要围绕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来展开,运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形式,使法律意 识深入青少年内心。他将上述普法动画剧赠予一些学校和家长,并且获得他们的一致认可。但是,因学校和家长更注重文化课,渐渐地他们认为,观看普法动画剧消 耗学生精力,因而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观看时间。

“从根本上减少欺凌行为,并不是简单地传授学生法律知识。课堂上不仅应有与法律相关课程的一席之地,授课方式更应有所创新。”李安说。

返回网站首页